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地理教研组 → 正文
地理教研组

教研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10/4/27 17:18:35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4076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9.12

周次

3

地点

办公室

记录人

李春梅

参加人员

全体老师

活动内容

讨论新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1、制定落实教研活动计划

2、加强备课组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逐步做到 四定四同四定即定制度、定时间、定内容、定任务。把集体备课作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项制度,写入每学期的教研组计划中。每周用2个小时作为集体备课的时间。集体备课的内容一般定为:(1)分析研究教材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热点;(2)分析交流所教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情况;(3)交流教学体会和有关新近信息;(4)教材后面的思考与练习怎样处理。由备课组长提前将备课专题分配给中心发言人,由中心发言人交流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课堂教学框架的构想,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利用集体备课,丰富课堂教学,是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工作。认真组织备课,分解教学过程,从细节处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通过四定做到四同,即同课的教师在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作业处理和考试考核上基本相同,最终形成备课组的基础教案。备课组成员根据各自教学班级的具体情况,对基础教案进行适当调整,以做到因材施教。

3、抓好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4、落实单元过关检测制度,做好成绩分析

   1)认真组织每一单元过关检测,备课组集体研究,精选试题,突出重点,难易适度。

   2)认真批改、认真分析、认真评讲,做好单元过关检测分析。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之处,完善课堂教学。

5、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开展研讨历史新课程标准活动

6、扎实做好复习,提高复习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7、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

 

2009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10.10

周次

8

地点

办公室

记录人

李春梅

参加人员

全体老师

活动内容

讨论本学期地理组的科研课题

一、讨论本学期历史组的科研课题(主要任务):

1.确定研讨课题,模仿问卷设计。

2.学生进行问卷的修改和调查方案的设计。

3.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整理和统计。

4.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二、活动分析与反思(关于主题确定、教师态度、形式与内容、经验与不足等)

    本次伙伴合作教研活动,气氛非常热烈,通过研讨,达到了伙伴合作的实效。全体老师认为一定开展这样的伙伴合作,有利于把历史的探究(研究)型课程推向深入。

 

2009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11.14

周次

11

地点

办公室

记录人

李春梅

参加人员

全体老师

活动内容

地理学习--基于问题学习

一、理论学习--基于问题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由师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
1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即使中间穿插一些提问,也主要是对一些事实现象的再现,没有多大的思考余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
、鼓励学生探索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问题,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启迪学生智慧,帮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享受到探索问题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

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4
、激活学生求知欲望
  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内在动力。求知欲越强,学习的自觉性越强。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就能取得最佳效果。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

二、确定下阶段教学活动目标:依据建构主义问题学习的理论探究历史课程中有效设计问题。

2009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12.19

周次

17

地点

办公室

记录人

李春梅

参加人员

全体老师

活动内容

本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一、教研组长总结工作成绩

    1、教研组建设有了基本规划2、分层教学实验初见成效3、教师的个人发展进入新阶段4、、初步形成了符合我校特点的历史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教研组长指出了存在得问题   

1、教研形式缺乏多样性

2、应试理念制约了教研的方向。其他老师提出了整改建议

1、优化教研工作程序,避免教研活动的盲目无效

2、丰富教研活动内容,激发教师的教研兴趣

3、加强专业引领,突破教研“瓶颈”

4、要积极争取领导的支持,积极利用外部条件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再次,加强史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对每次的理论学习要有具体的要求。

 

2009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11.28

周次

14

地点

办公室

记录人

李春梅

参加人员

全体老师

活动内容

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

一、学案的设计

学案的设计要以教案为依据,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学习目标。 (二)重点难点。(三)知识构成。(四)学习方法。(五)技能训练。

二、先学后教的操作流程

环节一、学生自学环节二、课堂导入。环节三、自学检测。环节四、重难点突破。环节五、课堂总结。环节六、课堂巩固

三、先学后教法的作用

(一)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的技能,增加学生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

(二)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提高课堂利用率,减少学生分思走神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要不断地听、读、记、思、答,可谓多种感官齐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便于学生记笔记,便于学生查阅和复习,这等于给学生了一份历史学习活动提纲。学生透过学案,就可以清晰地回忆上课时的情景。

(四)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克服了旧模式中学习的机械性和盲目性,它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技巧,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实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也达到了创新思维的训练,有利于素质教育。

需要注意的问题:

 

2009

 

 

 

(陈维忠)



你还没有登录! 备注:(最多输入900个字,您已经输入0个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