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2.烧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
A.凝华 B.汽化
C.升华 D.熔化
3.两只外型不同的容器,如图10-1所示.原来里面盛有质量相等的水,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容器内水的多少情况是( )
A.甲容器内水较多
B.乙容器内水较多
C
.两容器内水一样多
D.少条件不好判断
4.如图10-2是甲物质吸热,乙物质放热的图线,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乙物质都是晶体
C.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D.甲、乙物质都是非晶体
5. 医用水银温度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
A.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烤
B.用医用酒精擦洗
C.用清水冲洗
D.放在沸水中煮
6.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 但温度会保持不变
C.固体在凝固是吸热, 温度会降低
D.晶体在熔化是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露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
B.固体必须先变成液体,才能再变成气体
C.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
D.樟脑丸在逐渐变小的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8.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散开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
9.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 -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
会熔化
C.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D.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0.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A.烧开水的壶嘴冒出“白气”
B.深秋的早晨草上出现霜
C.夏天扇扇子觉得凉快
D.吃冰棒可以解热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结冰时一定向外界放出了热量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汽化现象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D.水在98℃时可以沸腾
12.我们常用冰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 ( )
A.冰总是比水凉
B.冰善于传热
C.冰透明干净
D.冰在化成水时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不变
13.在25℃的室内将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它的示数会( )
A.立即上升 B.先下降后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D.一直不变
14.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A.下雪天的气温比化雪天气温高
B.雪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
C.形成雪时要放热,化雪时要吸热
D.雪传播热的本领小
15.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物质
|
水
|
水银
|
酒精
|
乙醚
|
熔点/℃
|
0
|
-39
|
-117
|
-114
|
沸点/℃
|
100
|
357
|
78
|
35
|
二.理解与应用
16.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分别是 、 、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称之为 ,需要
热.
17.我国民间有名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 热.
18.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患者持续的高烧,那么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____________℃.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
19.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____________使窑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会冻坏.
20.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___________,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____________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1.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缘故.
22.一支读数是37.2℃的体温计,不经过甩,先后测甲、乙、丙、丁四人的体温,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5.9℃、36.4℃、37.6℃、38.8℃,经测量温度计的读数:
甲的读数是 乙的读数是
丙的读数是 丁的读数是
23.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为了保护发射台的铁架不被火箭向下喷射的高温火焰所熔化,工作人员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当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时,产生了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与探究
24. 某学生在测水的温度时,采用了如下几个步骤:
a.取适当的温度计;
b.等待几分钟;
c.让温度计液泡浸没在水中,但没有接触容器壁和底;
d.估计待测水的温度;
e.按正确方法读数并记录.
请按正确的实验操作程序,将步骤(只写序号)排列为_ __ _ .
25. 某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10-3所示图线.由图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是_______℃;加热_____分钟后,水开始沸腾;_______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填上升、下降、不变),内能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___.
27.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图10-5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淡水.则: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______,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___,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___________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
图10-5
四.简答
28.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气雾杀虫剂.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
(边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