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消声匿迹 峰峦叠障 历历在目 B一切乌有 黯然漂缈 晨曦
C屏息聆听 畅谈 兴高彩烈 D一劳永逸 心不在焉 祈祷
2、下列词语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阴霾(lí)迁徙(xǐ) B卷帙(zhì)屏(bǐng)息
C妩媚(w< mèi)倏(shū)忽 D睥睨(pì nì)连亘(gèn)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天天气特别好,一朵朵五彩缤纷的白云飘浮在天空上。
B.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和那熟悉的乡音。
C.我们这一代人担负着在不久的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强国。
D.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了一切最可宝贵的财富。
4、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阿婆的手想摸摸孩子的脸蛋?想整整孩子的衣服?还是想再一次拎起她的菜篮?(排比)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为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比喻)
C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凡推着它爬上山头。(拟人)
D一串串榆钱挂满枝头,就像一串串霜凌冰桂,看花了人眼,馋得人淌口水。(夸张)
5、下列句子中,称谓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老师只有一个令爱,正在读高中
B. 你的家父还好吗?
C. 令兄是否仍在银行工作?
D. 今天有幸聆听诸位先贤的教诲,茅塞顿开。
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处心积虑地努力奋斗,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B.美国用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既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又控制了中东石油,可谓一箭双雕。
C.为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贩黄窝点曾经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D.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星期天,我常到学校公园去看书,因为那里十分__________。
②克隆人的复制成功,将违背人类最基本的伦理原则,有可能使我们现有的有关规范失去________。
③这个木刻钟馗能够捉住老鼠,动作是相当____________的。
④应当向他讲明其中的 关系
A.幽雅 效率 灵敏 厉害 B.优雅 效力 灵巧 利害
C.优雅 效率 灵巧 厉害 D.幽静 效力 灵敏 利害
8、下面句子语气最重的一项是 ( ) A.明天的运动会,你一定要参加。B.明天的运动会,你还是参加吧!
C.明天的运动会,当然要参加。 D.明天的运动会,你非参加不可。
9、根据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文连贯合理。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 ,
; ,
。 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10、古诗中写月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句含有“月”字的诗句。
二、语段阅读分析
(一)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给画线字注音:
一霎间( ) 点缀( )
2.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3.“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词语分别是写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中的最后一句引出了节选的全文的说明中心,联系全文,说说全文的说明中心是
(二)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小;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本文节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著名的文学家_______,字留仙,别号_______ 。
2、下列各句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B.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C.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D.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3、解释句中加粗的字词。
(1)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 )
(2)或凭或立,不一状。( )( )
(3)层层指数( )
(4)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 )
4、翻译下列句子
(1)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2)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3)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5、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鬼市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三)、
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上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媚的笑。
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忌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己,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又十分地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在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着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作者行文很注意前后照应,如,开头写到“窗外”,后面再有“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再后又有“长过了窗台”。文章第5自然段中“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这句话你认为是照应了文章前面哪句话?请写出原文。
答:
2.第5自然段中作者写道:“喔,叶子,你们认识吗”。这里为什么用 “你们”而不说“你”,请简要回答.
答:
3.“悠悠岁月”中的“悠悠”作“长久”解。文章第5自然段 “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中的“悠悠”作何解释?
答:
4.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中,作者写道“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请从文中找出作者往日哀叹的原话,写在下面
答:
5.仿照文章中间划线的句子,另写一个放在原文中也得体连贯的句子。注意,语境由“没风”改成了“有风”有风的时候,
6.文章最后说:“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着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作者这里写的是法桐,实际上也是表达对人生的认识。请揣摩这段话中加点语句,结合人的生命现象,简述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答: (四)、
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②,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⑤。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⑥之甚!身⑦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释]①氓,百姓。②中济:渡到河水的中间。③寻常:古代以八尺为寻,两寻为常。④侣:同伴。⑤怠:懒惰,松懈。此为疲倦无力。⑥蔽:蒙蔽,指为金钱所迷惑。⑦身:自身,自己。
1、解释加横线的字。
永之氓咸善游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
是以后 何不去之 益怠
2、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 )( )
A水暴甚 暴病身亡 B 绝湘水 夜久,语声绝
C汝善游最也 京中有善口技者 D身且死 立岸上呼且号曰
3、翻译句子:
汝愚之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以下文题,任先其一,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1)我把 当偶像
(2)我和电脑的故事
(3)我们常可以从报章、电视、广播中了解到一些跟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新闻,如沙尘暴肆虐中国大陆;青少年犯罪比例逐年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搞台独的李登辉在海峡两岸人民反对台独的声浪中夹着尾巴下台了……请针对一则你感兴趣的新闻写一篇文章。
要求:(1)有新意,有创见,有独到见解主张。
(2)文体不限,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
(3)字迹工整,卷面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