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镇一中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实施方案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课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物理、数学等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开设的基础实验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而学生探究实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更加巩固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为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我校特制定本校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实施方案。
一.探究实验课目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使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等知识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和方法,达到对实验技能的训练,从而初步了解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主要过程及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1.在教学中要适当地介绍一些物理实验史料和物理实验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明确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2.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安全制度,树立优良的学风。
3.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初步能力。其中包括以下内容: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估算;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重要方法,如列表法、做图法、逐差法、最小二乘法等。
在教学中要注意系统误差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系统误差消、减方法。
4.通过物理实验的基本训练,要求学生做到:
(1)能够自行完成预习、进行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等主要实验程序。
(2)学会常用实验装置的调整、使用。如,零位调整;水平、铅直调整;消视差调节;逐次逼近调节;根据给定的电路图正确接线等。
(3)了解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方法。如,比较、放大、转换、模拟、补偿、平衡和干涉等方法。
(4)能够进行常用物理量的一般测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热量、温度、电流强度、电压、电动势、电阻、磁感应强度、折射率等。
(5)掌握常用仪器的性能,并学会使用方法。如,测长仪器、计时仪器、测温仪器、变阻器、电表、、分光仪、常用电源和常用光源等。
在进行以上各项基本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5.在近代物理实验和综合性物理实验中,要使学生理解近代物理概念,了解物理实验技术应用,提高学生进行综合实验能力。
6.在设计性实验中,要使学生在实验方法的考虑、测量仪器的选择和配合、测量条件的确定等方面受到初步的训练。在该阶段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和基本科学研究的能力,体现学生探究能力。
7.为使学生在实验之前对实验内容充分的理解、对实验仪器的构造、原理、性能、使用方法更加熟悉,使学生在实验中收获更大,在每次实验循环前安排一定的学时,指导教师对实验内容的重点、难点及相关的知识做重点讲授,并辅导学生了解和熟悉仪器的构造、原理、性能、使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1.所有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实行开放式教学;
2.实验理论部分采取课堂讲授的形式,侧重于误差及数据处理理论教学,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清思路与方法;
3.实验部分采取学生通过自学进行预习、实验操作,教师随时指导的方式;
4.按要求完成学生探究实验报告;
索镇一中
(陈维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