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幸福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框架,一百多年前叔本华的论述似乎更具现实意义。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度挺大。所以不幸福的人应该挺多的,所谓幸福指数更是无稽之谈。摘录叔本华的“论名誉”,如果想要获得一点幸福,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幸福最为本质的要素是健康,再次,是维持我们独立自在、无忧无虑的自由生活的能力。一方面,在这两者之间既不存在谁更优先的问题,也不可以相互替代;但另一方面,我们又给后者,给荣华富贵高得多的评价。
如若非那样不可,那么人们会毫不犹豫地为了前者而牺牲后者。如若我们及时地认识了这一简单道理,即,所有人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以及真正的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靠别人如何看待,因而对于我们的幸福来说,我们个人生活的现实条件——健康、气质、能力、进款、妻子、孩子、朋友、住宅,要比别人的看法重要千百倍。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便会极大地营造我们的幸福,否则,我们便会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