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化学教研组 → 正文
化学教研组

初三化学5月份期中测试

来源:   发布时间:2010/6/9 15:12:18   作者:荆慧 浏览次数:4831

 

   初三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5657
第一卷选择题
 
试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 14 S-32 Ca-40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第二卷的表格中)
1、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
A.镁条放入盐酸中                       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2在化学反应A2BC2D中,mA物质与nB物质刚好完反应生成eC物质,则同时生成D物质的克数是(   )
Am+0.5ne    Bm+2ne       C.mn2e     D.mne
3. 现有m g KClO32 g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m-n) g      B(m+2-n) g     C(m+2+n) g    D(n-2) g
4、某元素R的氧比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R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RO   B.RO2 C.R2O D.R2O5
5、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              D.燃烧时一定有气体放出
6、关于爆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爆炸一定是物理变化        B.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D.爆炸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7、日常生活中有①酒精②味精③液化石油气④食糖⑤面粉⑥天然气。其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                              
8. 酒后驾车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章行为,交警常用"司机饮酒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以判断他是否饮酒.司机呼出的乙醇分子能在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使红色的三氧化铬变为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Cr2(SO4)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5        C.+6        D.+7
9.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开幕式都要举行隆重的火炬接力仪式。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即使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C.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24∶5  D.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10. 3g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8.8gCO25.4gH2O,则该化合物中(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11.下列说法中,能准确表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液态氧呈淡蓝色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具有可燃性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应立即收集             
B.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面后,倒放在桌面上
C.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应伸到接近集气瓶底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到接近集气瓶底
13.ag H2bg O2通入真空的密闭容器内,点燃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物质的质量为(    A.   18a+bg        B.34g      C.(a+b)g      D.无法确定
14.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15.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      B.雨过天晴后马路上的水很快蒸发了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增大
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气体,放出热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热。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
17.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排水法  B.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D.向上排空气法
18.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2Cu(NO3)2       2CuO + O2 + 4X↑
 
A.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B.蜡烛燃烧       C.镁燃烧       D.电解水

19.一种焰火火药中的硝铜燃烧时,可生成绿色火焰,式子
  可以真实反映燃烧时的情况,其中X是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判断X的化学式为(   ) A.NO        B.N02      C.N2O        D.NO3
20.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
5
处理数据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YZ变化的质量比是9:8            D.反应后X的质量为0g
第二卷非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理解与应用(共34分)
21、(5分).化学方程式中“====”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气体符号用________表示,沉淀符号用________表示。
22. (6分).甲、乙、丙三支试管内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如图           所示:(1)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4分) 点燃镁条可以在CO2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反应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至少两点):          
①------------------------- ②-------------------------。               
24.(6分)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下列三个化学反应:

①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③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②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⑴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一                                ,其二                                        ……我能另写一个符合这两点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它们之间也存在相异之处,其中有一个反应与众不同,这个反应的不同之处是                              

⑵ 课外学习了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后,我们又发现它和上述三个反应有相似处,其相似之处是                                    
25.(2分)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C)、硫磺(S)、火硝(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写出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6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Al + O2— Al2O3
② C2H4 + O2— CO2 + H2O
③ H2O2--- H2O + O2
④ KMnO4--- K2MnO4 + MnO2 + O2
⑤ Mg + O2-- MgO
⑥ Al + H2SO4— Al2(SO4)3 + H2
三、实验探究(共13分)
27.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实验】小明欲证明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1)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 mL “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右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2)实验结论:                          
第二组实验】小明欲证明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    
催化作用,该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实验原理
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实验步骤
                                 ;
②将二氧化锰装入大试管中并加入5 mL“双氧水”;
③待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3)做完此实验后,小方认为要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依据所做的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                等。
 第三组实验】小明利用制得的一瓶氧气,欲验证铁丝能否在氧气中燃烧。
       ⑴小明先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目的是                      
⑵小明将用砂纸打磨干净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并在一端系上一根火柴,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待火柴即将燃烧完时,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                         
             ,放出大量热,生成                 
⑶实验结论: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分析与计算(共13分)
28.(6分) 甲醇(以X表示)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X +3O2点燃2CO2+4H2O。请回答:
(1)写出甲醇的化学式;(2)计算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3)计算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整数比);
(4)计算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9、(7分)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用煤作燃料生成的SO2气体会造成环境危害。有一种煤每燃烧1t就会释放出53.5KgSO2。如果将产生的SO2用熟石灰来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Ca(OH)2=CaSO3+H2O,那么燃烧5t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要多少千克的Ca(OH)2来吸收?(计算结果取整数)



你还没有登录! 备注:(最多输入900个字,您已经输入0个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