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 学案
年级:初三 科目:化学 课型:新授
主讲人:荆慧 审核:化学组 授课时间:2010-4-07
学习目标: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3、能够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导学过程:一、温故知新:
1. 请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的文字表达式 ————————————————
2. 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会发生变化。那么,反应前后的质量会不会发生改变呢?猜想: 反应前后质量___(变大? 变小? 不变)?
二、合作探究,秀出自己:分组探究,完成下表:
|
操 作 步 骤
|
实验现象
|
天平指针偏移情况
|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
反应前后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
探究一
|
①将氢氧化钠(小试管)、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放在天平上称量②将小试管倾斜,氢氧化钠溶液流入盛有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
③比较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
|
|
|
|
|
探究二
|
①将稀盐酸溶液(小试管)、盛有大理石的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②将碳酸钙放入盛有稀盐酸溶液的锥形瓶中③比较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
|
|
|
|
|
三、交流展示,分析思考: (认真观察后积极发言,提出问题)
1、为什么在实验1(盐酸和大理石)中,天平所称物质质量逐渐减小?
2、为什么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天平所称物质质量没有变化?
1、若实验【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前后质量会怎样?
2、通过这几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质量守恒定律:
概念:--------------------------------------------------------------------------------------
理解: --------------------------------------------------------------------------------------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微观解释)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通过上图可看出,在化学反应前后:--------------、----------------、------------------,所以推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五、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在A+B→C+D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则反应生成D的质量是
2、氧化汞在空气中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小明认真收集起生成物,发现生成物的质量减小了,他认为此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他的观点对吗?谈谈你的观点。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镁,小明认真收集起生成物,发现生成物的质量增大了,他认为此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他的观点对吗?谈谈你的观点。
3、某纯净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则该纯净物的组成为(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肯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六、谈收获:
七、课堂检测:
1、下列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5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气 B、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成为100g食盐溶液
C、100ml水中加入100ml酒精,成为体积小于200ml的溶液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
2、mg石蜡充分燃烧,将燃烧后生成的物质全部收集起来,称得质量为ng,则m与n的关系为( )
A、m>n B、m ﹤n C、 m ﹦n D、不能确定
3、化学变化前后,不一定发生变化的( )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分子的数目 D、物质的种类
4、质量为10克的过氧化氢在2克的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完全反应,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总和应该是:( )
A.8克 B.12克 C.10克 D.无法判断
5、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应为
八、课外作业:课本108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