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工会 → 正文
工会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实施方案(转帖)

来源:   发布时间:2013/5/6 14:09:12   作者:王希山 浏览次数:6969

淄教师办[2013]4

2013年淄博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各区县、高新区教育(教体)局,文昌湖区地事局,局属各学校:

根据淄博市教育局、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二○一三年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安排意见》(淄教师字〔20132号),决定以网络远程学习方式,开展2013年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旨在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树立专业发展意识,增强专业能力,切实提高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特制定远程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义务教育段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淄博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培训实践取向,针对实际问题解决,突出专业能力提升,着眼教师行为改进,通过培训使参训教师提升师德素养,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使教师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培训对象

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职业学校)在职教师。

三、培训原则

1.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既加强师德和专业理念教育,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又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和教师学习规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注重学科教学知识学习,又注重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

3.适应性与引领性相结合,既适应教师现实需求与基础,又突出课程标准,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导向作用;

4.学思与知行相统一,提供三类课程——学思课程、知行课程和生成性资源。

四、培训方式

以“中国教师研修网”为平台开展网络研修,学员通过“观看视频课程——阅读相关文章、评论——互动研讨交流——提交作业”等流程,完成学习任务。学员登录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培训网报名参加考试,网上研修完不成学习任务,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考试。

五、时间安排

本次培训的时间为:2013 5月—6 月,周期为2个月。2013 5 10日前,各区县、各学校组织报名;5 15日正式上线学习;515日—630日,培训学习阶段;7 1日开始进入考核,具体安排如下:

   

学习安排

前期准备

2013510日前)

结合本区县、学校实际需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完善培训课程,组织报名编班。

培训者培训

2013513日)

对远程培训网络班级管理与指导教师进行培训

预热
2013513-14日)

学员使用自己的学习帐号登录培训平台,核对个人基本信息,在网上熟悉操作流程并进行学习预热;指导教师组织学员上线预热,创建本班QQ群引导学员加入,建设班级沟通渠道。

正式学习

2013515日)

学员使用自己的学习账号登陆“中国教师研修网”平台,正式开始学习,由各学校组织。

课程学习

2013515-630日)

学员在线观看课程,撰写研修作业,参与互动交流;班级指

导教师在线辅导、答疑。

在岗实践

20136月 下旬)

学员温习或补学课程,并学以致用,设计实施实践作业;班级指导教师在线辅导、答疑。

总结考核

201371-7 5日)

进行总结考核,成果提炼。

六、培训内容

依据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突出新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在培训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师德、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理念、结构、主要内容的理解把握;以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聚焦课堂教学的变革,以案例以及主题研修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聚焦“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学得怎样”,将新课标理念与要求落实到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远程培训课程共48学时,其中观看视频、阅读文本资料的时间为30学时,作业12学时,研讨交流互动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维度一:提升专业理念与师德(36学时,必修24学时)

【模块一】师德修养9学时,必修3学时)

由参与起草和制定工作的专家学者详细解读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帮助教师理解相关文件精神,了解教育新形势;由师德实践或研究领域的专家讲座,使参训学员对教师职业道德特点、现状等系统认识和整体把握。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杨春茂

2.走在行知的路上——杨瑞清

3.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王威

【模块二】专业理念27学时,必修21学时)

由参与起草和制定工作的专家讲座,详细解读新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帮助教师理解相关文件精神,了解教师专业标准的具体要求,增强专业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1.《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易凌云

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王智秋

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饶从满

4. 为什么要教师专业化——顾明远

5. 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汤丰林

6.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郭世安

7. 学习型组织与教师专业发展——李烈

8. 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乔自洁

9. 新任教师的困扰——案例教学 专家团队

作业1要求:完成学习心得笔记。

专题讲座学习心得笔记

专题讲座名称

 

主要观点记录

 

案例式

学习心得

用自己教学中的一个案例来解释本讲座中的一个观点。

  

◆维度二:丰富专业知识(共12学时,必修8学时)

【模块三】有效教学策略(共12学时,必修8学时)

1.基于学情分析的课堂教学策略——时俊卿

2.如何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张人利

3.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徐娟

作业2要求:结合专家讲座和任教学科,谈谈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维度三.增长专业能力(共31学时,必修16学时)

【模块四】 课堂观察(4学时)

课堂观察技术——周卫

附:课堂实录《生命 生命》——兰宇

了解、掌握本学科课堂观察的主要视角和指标体系,在实践中熟练掌握和运用课堂观察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学会运用科学的观察,对教学全过程进行专业的分析,发现并解读教学中的关键教学事件,能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

学习流程:观看视频课程—阅读电子文本—提交作业。

作业3要求:根据专家讲座要求与本学科课例示范,观察教研组同事的一节课,从“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的如何”四个视点进行课堂观察,并填写课堂观察记录表单,形成课堂观察报告(附件:课堂观察表单)。

【模块五】能力提升27学时,必修12学时)

1.骨干教师的学科素养——何杰

2.教学法的运用与教学风格的形成——张彬福

3.课堂视野中的教师及其指导者——顾泠远

4.高效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吴琼

5.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要点把握——乔自洁

6.新语文教育与高效课堂——韩军

7.名师的成长历程——吴正宪

8.中小学情感教育——朱小蔓

9.名师工作室的作用与探索——夏远景

作业4要求:根据课程内容,学员要进行系统思考,并完成以下作业:

1)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如何应对?

2)骨干教师如何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3)名师如何突破教学高原期?在走向专家型名师过程中需要把握哪些规律?

4)名师、骨干教师如何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使其在学校乃至更大范围内发挥辐射效应?

七、组织与管理

实行双线并行,多方联动。结合项目实际,在组织管理上实行行政、业务双线并行,多方联动,

1.市管理员的工作职责

负责培训项目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将本次培训纳入当地继续教育培训规划,考试后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

2)遴选班级管理与指导教师即班级辅导教师(分学科100人左右建立一个网络班级,每班设1名班级管理与指导教师负责教学指导与班务管理),组织远程培训学员报名编班工作。

3)负责对培训项目工作的领导、规划、管理与评估。

4)参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学情通报会,及时了解整体培训情况。

5)负责项目总结和宣传工作。

6)对本市学员进行实时管理,对参训率、有效学习率、在线学习时数及时统计与督导。

7)组织本市的集中活动,如学情通报会、专家答疑、线下研讨交流等活动,并为活动提供人员、时间、场地、设备以及配套经费等条件。

2.学校管理员的工作职责

参训学校制定本校的政策支持与条件保障,指派专人(学校管理员)负责组织报名,督促本校教师学习。

3.班级指导教师团队

班级指导教师由市教师教育办公室选聘,每班配备1名。指导教师团队的主要任务是:

参与课程学习,全面了解培训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全程全员跟进学员的学习,对优秀作业进行点评推荐;

及时对学员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并梳理较集中的问题提交项目组;

负责网络学习的班级管理,对本班学员进行实时管理,对参训率、有效学习率、在线学习时数及时统计与督导,组织指导在岗实践阶段研修活动;

在网上组织互动与交流,培养网络研修习惯,组织参加展示活动;

根据实施方案,负责本班学科培训工作的总结、信息上报等。

班级指导教师任务职责

阶段

任 务 要 求

1.与中国教师研修网导师团队紧密合作;建立起远程培训有效管理与沟通机制;

2.组织热身活动,组织报名与编班,学习实施方案,熟悉培训内容和平台,掌握远程学习与管理的技能;

3.进行远程开班前的在线演练;

4.搜集整理参训学员面对的共性问题及困惑,及时予以解答指导,并将典型问题提交项目组;

1.指导本班学员参加网上学习,建立班级QQ群;

2.营造并活跃班级学习氛围,发起或组织话题研讨活动,引导督促学员参与交流讨论,每周发起或推荐2-3个精彩话题;

3.负责本班简报的编辑工作,每周编发一期班级简报;

4.及时发现、梳理学员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辅导与答疑;

5.总结学员学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及时汇总,每模块1-2个问题,以邮件的方式提交给本市相应的管理人员;

6.按要求点评本班学员的学思作业,并且每模块推荐3优秀作业进行展评

7.督促并指导学员完成实践作业,进行点评,并推荐3篇优秀实践作业。

总结

阶段

1.参与后测问卷调查,对培训机构的课程、服务以及学员培训前后测对比做出评价反馈。

2.考核评定本班学员成绩,撰写培训总结。

 

     八、工作要求

1.落实过程管理。为保证培训质量,提升培训效果,培训实施过程中,实行“三段式”管理,全程控制培训质量。训前做好“前测”,通过问卷形式,在学员中进行教学问题和实践案例征集,据此调整培训方案和课程计划;训中做好“中期评估”,通过项目日志、项目周报、项目简报、学情通报会等形式,全程跟踪培训教学、学习指导和作业批改,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指导管理的针对性;训后做好“项目总结”针对学员进行培训效果反馈和满意度调查,同时总结培训成果,撰写培训总结。

2.采取自动掉线或随机回答问题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学习过程的监管,切实保证远程培训落到实处。

九、考核评价

1.由中国教师研修网对“区县—学校—班级”的学习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2.将参训率、有效学习率、在线学习时数、作业数、个人工作室、学科网络协作组等作为定量监控的重要指标。

3.定期召开学情通报会。

4.学员考核办法。对学员网络学习情况进行四项考核,班级指导教师结合学习数据照此评定学员成绩。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课程学习

时间 40%

包括观看课程视频、阅读课程文本资料的时间,由系统自动统计,达到1200分钟,此项可得满分40分。每30分钟,记1分。

40分钟*30学时=1200

课程作业

30%

按学习安排选做课程作业3篇,由指导教师评阅,每篇最高得10分,满分30分。

互动交流

参与活动

10%

参与活动及话题研讨、上传资源、提交留言数由系统自动统计,合计不少于20条(个),每条/0.5分,共10分。

在岗实践

20%

根据在岗实践要求,完成一个课堂观察报告,共20

 

附件:1.培训课程表

2.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淄博市教师教育办公室

                                             2013年5月3

 

 

 

 

 

 

 

 

 

 

 

 

 附件1

培训课程计划表

515日—630日)

模块

专题名称

学时

主讲人

 

一、师德修养(9学时,必修3学时)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家解读

3

杨春茂: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教授

走在行知的路上——师德报告

3

杨瑞清: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师德报告

3

王威:天津市和平区第21中学高级教师

 

二、专业理念(共27学时,必修21学时)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9

王智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小学)

饶从满: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中学)

易凌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幼师)

 

 

 

为什么要教师专业化

3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自主发展趋向的教师专业成长

3

汤丰林: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3

郭世安: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

学习型组织与教师专业发展

3

李烈:北京实验二小校长

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 

3

乔自洁: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新任教师的困扰

3

案例教学,专家团队

三、有效教学策略

(共12学时,必修8学时)

基于学情分析的课堂教学策略

4

时俊卿: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室主任

如何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4

张人利: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校长

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

  娟: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博士

四、课堂

观察

4学时)

课堂观察技术

3

  卫: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总监

课堂实录《生命 生命》

1

  宇:

 

 

五、能力

提升

(共27学时,必修12学时)

骨干教师的学科素养

3

何杰:北京师大二附中北京市教学名师

教学法的运用与教学风格的形成

3

张彬福: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

课堂视野中的教师及其指导者

3

顾泠远上海市教科院院长

高效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3

吴琼:北京海淀区名师工作站主任、特级教师研究中心主任

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要点把握

3

乔自洁:北京教育学院教授

新语文教育与高效课堂

3

韩军: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

名师的成长历程

3

吴正宪:北京市教学名师

中小学情感教育

3

朱小蔓:中央教科院教授

名师工作室的作用与探索

3

夏远景:湖南长沙周南中学 特级教师

共48学时

 

 

 

 

 

 

 

 

 

 

 

附件2: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

任职学校

 

任教学科

 

任教年段

 

姓名

 

观察视角

一、教什么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补充视点:

 

 

 

教学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

任职学 校

 

任教

学科

 

任教年段

 

姓名

 

观察视角

二、怎么教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

 

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

 

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

 

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

 

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

 

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

 

补充视点:

 

 

教学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3

任职学校

 

任教

学科

 

任教年段

 

姓名

 

观察视角

三、怎么学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

 

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

 

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补充视点:

 

 

 

教学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

任职学校

 

任教

学科

 

任教年段

 

姓名

 

观察视角

四、学得如何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1.目标达成:通过当堂检测检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各有所得: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各有所得?

 

3.特殊需要:是否能了解、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4.时间空间:是否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时空、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

 

5.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6.作业完成: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程度。

 

7.相异思维:学生对同一问题有无独特的思考和创见

 

补充视点:

 

 

 

教学改进建议:

 

 

 

 

                 

 

 




你还没有登录! 备注:(最多输入900个字,您已经输入0个字了。)